这是一条日本的老街。平坦整洁的石板路,或平直开阔,或狭窄蜿蜒。石板路的两侧茶屋鳞次栉比。悬挂着门灯、带有木虫笼格子门窗的二层红木小楼,是日本传统建筑物,许多从1820年茶屋町创建建设时的茶屋样式被保存下来。整个街区散发着古色古香,宁静而闲适。
徜徉在石板路上,聆听导游的解说,让人彷佛穿越时空,走入那个繁华的江户时代。茶屋是日本传统的游艺、饮食场,江户时代一般是禁止两层楼建筑,但只允许茶屋能有两层建筑。在一楼外侧有被称为木虫笼的优美格子状窗户,二楼则是接待客人、艺妓表演的房间。江户时代艺妓盛行,有钱人逛茶屋街边喝酒边看艺妓表演,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。在一处悬挂着“怀华楼”的茶屋门前,导游告诉大家,这座茶屋完全保留了190年前的原样,里面的榻榻米用金箔铺成。当年这条街的灯红酒绿、繁华奢靡可见一斑。
一座门口挂着“志摩”招牌的茶屋引起我的好奇。脑海里顿时浮现出诗人徐志摩的形象,1924年徐志摩曾陪泰戈尔访日,写了《沙扬娜拉十八首》。其中一首:
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,
象一朵水莲花
不胜凉风的娇羞,
道一声珍重,道一声珍重,
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——
沙扬娜拉!
这座茶楼该不是与徐志摩有什么瓜葛?仔细一问,其实与徐志摩毫无关联。“志摩”是1820年与茶屋街同时期建成的茶屋,专供有钱人娱乐聚会而盖的建筑。如今完整地将江户时代的原貌呈现在游客们面前。看来不过是与徐志摩的名字巧合而已。
历史古街各国都有,也都十分重视保护,但如何在保护中留存历史原有的风貌却大有差异。东茶屋街的保护应该说很有特色。博友雅作
评论